首先感谢您对地震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目前我市所辖六县(市)、四区均设有地震工作机构或地震专干,有近百名专业和业余地震工作者分布全市。我市地震台设有测震仪,在24小时连续监测地震信息,及时报告记录到的地震。全市已建成以地下水位、地倾斜、电磁波、地电、地温、断层气等多种地震前兆观测手段,每天都在记录着各种观测数据,另外我市六县(市)、四区都设有各种宏观测报点,在时时观测着各种可能的地震宏观前兆异常信息,通过对各种观测数据资料的研究结合各种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分析我市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提出今后可能的地震活动趋势意见,并上报省地震局,由省地震局形成地震预报意见,对于形成的可能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地震预报意见,应当先报经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评审后,再向省人民政府报告,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经验表明,地震预报和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是减轻地震灾害最为有效的两项措施,但是目前人类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尚未掌握,地震预报还不准确,同样要使各种建筑物都能按足够高的标准进行抗震设防,受到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也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国在系统总结了几十年来防震减灾工作的经验教训,并吸取国外一些成功做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防震减灾的基本思路,这就是在地震监测预报的基础上加强震灾防御、地震应急、救灾与恢复重建等环节的工作,走综合防御的道路。 |